《菩提道次第廣論》簡介
《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稱《廣論》)是宗喀巴大師以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作為藍本而著述的論典,
闡述了彌勒菩薩所造《現觀莊嚴論》的完整教授。
起首論云:「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徧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總括而言,《廣論》開示了佛陀教誡的所有精要,統攝以文殊菩薩為首、深見派歷代傳承祖師、以及以彌勒菩薩為首、廣行派歷代傳承祖師兩大傳承的教授教誡,是通往成佛作祖的修學指南。
阿底峽尊者生平簡介
阿底峽尊者是公元982年到1054年間的人,生於印度東方一個叫邦伽羅的地方,位處現時的孟加拉東部,是該國的二王子。據傳記記載,尊者自幼智慧非凡,慈悲仁厚,三歲就通曉文字、算術,十一歲厭捨王位,離家赴那爛陀寺求學,依止勝敵婆羅門、阿嚩都帝、大明杜鵑論師等幾十位當時響極盛名之大德,都是加行位以上的菩薩,而尊者這些老師的功德,尊者都一一具足。
印度佛教當時大、小乘有很多不同的宗派,每個宗派都有所屬的寺院,而這些宗派的宗主都管有寺院的鑰匙。在藏人迎請阿底峽尊者離開印度前往西藏的時候,阿底峽尊者身上管有一百零八把鑰匙,被奉為十八部派的宗主,佛教的頂嚴,對大、小乘所有部派,有最徹底圓滿的認識。
西藏經朗達瑪滅法,佛教衰微。當時藏王欲振興佛教,遂傾盡祖孫兩代全國之力,迎請阿底峽尊者赴藏弘法。阿底峽尊者請示本尊,本尊示意入藏對眾生和教法都有大利益,惟尊者必須折壽二十年。尊者悲心圓滿,為利眾生不惜捨壽入藏,大興佛教。
宗喀巴大師生平簡介
尊者圓寂後三百年,宗喀巴大師誕生。宗大師於公元一三五七年降生於青海宗喀,是格魯派的開山祖師。大師出生之前,衪的母親夢見觀世音菩薩進入她的身體;大師自幼就沒有世俗孩童的習氣,擁有與生俱來的慈悲心和出離心,七歲時剃度出家,號洛桑札巴。
大師自幼即得到諸大善知識、法王親自教導,凡是大師所師從的大德,莫不無比讚歎傾囊相授,甚至向大師求法,互為師徒。大師一生的上師多達四十位,其中噶當、薩迦、噶舉、夏魯、覺囊派的頂嚴,大師均曾求學,通達中觀、現觀、量論、戒學、無上密、瑜伽等下三部密續、道次第等等法類。但大師仍未以此為滿足,進一步修法親見文殊菩薩,抉擇中觀空性見及顯密教法諸多扼要難點;格魯派中諸凡不共教法,如三主要道、中觀應成見、耳傳上師瑜伽修法、密集五次第、大威德金剛修法等,無一不由文殊本尊親傳大師;大師一生中諸多行誼,例如振興戒律、閉關專修、依止佛護、月稱論著證達空性、修精奇寺、著作《菩提道次第論》〈毘缽舍那〉一章等等,皆是遵循文殊的教誨而行。
大師年屆三十九歲時,朝拜精奇寺彌勒菩薩像,供養眾多供品,發諸廣大宏願;其後修力大增,得到不可思議的現證功德。當時大師多次親見文殊菩薩、薄伽梵聖救度母、頂髻尊勝母、聖光明母、頂髻白傘蓋佛母等許多本尊。又復親見聖龍樹、聖天、佛護、龍菩提、具德月稱等深見傳承祖師,以及聖無著、世親、法稱、功德光、釋迦光、蓮花戒等廣行傳承祖師。透過精勤修習,大師年屆四十一歲時,於夢中得見龍樹、聖天、佛護、月稱、清辨等諸中觀師一同探討無自性義。其中阿闍黎佛護,手持中觀梵本前來加持。翌日,有人獻供《中論佛護釋論》於大師,大師閱讀《釋論》時,於應成中觀究竟要義,及其所破界限等,於心中生起究竟定解,一切執相緣念悉皆破滅,如實現見空性真實義。
大師密法的修持,也得到高深的證悟。為了佛教的根本戒不受雜染,大師於中陰身中證得雙運的果位。在《至尊宗喀巴大師傳》中,詳述了大師於中陰身證得金剛持身的勝蹟。大師將至圓寂,身著三衣,端身結跏趺坐,雙手作入定印,現前安住正念一心專修;直到天明,日輪顯照,三空依次融入,入於一切空,真實現證勝義諦光明法身。頓時之間,大師面如秋滿月,現天子孺童之相,眾人都見到大師的身光,如同十六歲孺童本尊文殊身相。
大師示寂後,頭額近處,現起五彩虹霓,光華燦爛。當時虛空真實顯現一切空光明,因此極為瑩潔,沒有任何雲彩、塵埃,在大多數時候,都能見白虹當空,極為悅意。甘丹寺附近也出現各色虹彩,遍佈十方。這些祥瑞一直到了多日之後才開始消失。如大師上首弟子克主傑尊者所說,大師示寂後,心中生起此生現證報身成佛,而且諸多本尊對當時幾位大成就者都曾作了大師將獲得現證佛位的懸記,由種種相兆及諸正量士夫的觀察,都顯示大師於中陰身中成就佛位。
大師於一生中現證空性及金剛持位的示現,展示後人只要能依著佛陀的教誡精勤修持,必定能得到最圓滿的佛果,更顯阿底峽尊者和宗大師所傳教授,跟諸佛密意無異無別,保留了從佛陀傳下來完整的佛法體系,是修學佛法的最佳指南。因此,後世追隨尊者和大師教法修學而證得聖位者,亦如繁星不可勝計。即如吾輩生於此世,有幸能學習兩位聖者的教誡教授,亦必能於此生得到不可思議的功德勝利。